新发经济

财经

基金要闻:外资资管巨头加速布局中国,贝莱德

时间:2021-07-03 00:48

     外资巨头正快马加鞭布局国内公募基金市场。

     证监会网站显示,7月1日,作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贝莱德基金上报了第一只公募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同时,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2020年9月成立的贝莱德基金目前已有45名员工,3名高管。

     贝莱德成立于1988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顾问服务公司之一。

     据晨星官网介绍,截至2021年3月末,贝莱德管理的资产管理规模为9.007万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59.20万亿人民币)。

     除贝莱德之外,目前还有大批全球资管巨头在加紧布局中国公募和私募行业。看好中国市场7月2日,贝莱德基金的投资总监陆文杰发表了题为“中国兼具发达与发展中市场的双重特性”的观点,表示看好中国市场。

     陆文杰指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机会主要在于制造业升级与消费升级这两大主线。

     “贝莱德在主动投资方面的优势在于,对国内外的投资趋势都有深度洞察和及时捕捉投资机会的能力。”陆文杰表示。

     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陆文杰认为中国债市有望整体利好,对于股市而言,宏观背景是中国市场存在较大的增长势能,政策大力推动将催生众多投资机会。这些投资机会既可能分布在IT、医疗等拥有新技术的新兴行业,也可能出现在加速技术升级的传统行业。当然,新行业也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市场过热,因此还需要更多主动判断。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既有发达市场的质量和稳定性,又兼具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与机会。这种稀有的特质决定了全球范围内都找不到代替品,在整体资产配置中具有独特意义。”陆文杰说。

     公开资料显示,贝莱德管理资产的53%为股票策略,28%为固定收益,8%为多资产类别,货币市场基金占8%,另类基金占3%。

     其中,被动策略约占长期资产管理规模的三分之二,贝莱德旗下iShares ETF平台在国内和全球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产品分布更侧重于机构客户。

     在进入中国之后,贝莱德成为中国最早的外资独资私募公司。旗下的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20日,在2017年12月完成私募备案登记后,曾相继发行了三只私募基金产品,在2021年3月23日,注销私募管理人资格之前,公司管理规模在1-10亿元。

     自2017年以来,在扩大金融开放的背景之下,外资巨头纷纷布局中国市场。目前国内已有31家外资独资私募机构成立,它们抓紧布局中国市场。

     不过,总体来看,外资私募进入中国的这四年来,业绩表现不温不火,与内资私募相比,并无优势。

     从一季度末私募排排网公开的数据来看,在31家外资私募中,高达74.19%的外资私募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仅3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达到20-50亿元,最高规模也未达到50亿元。布局公募借助私募的跳板,不少外资私募机构在向公募进军。

     我国于2020年4月1日取消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20年8月21日,贝莱德于2020年4月提交的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申请正式获批,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实现100%外资(美资)控股的公募基金。

     证监会批复函显示,核准设立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基金),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市,公司经营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私募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2021年6月11日,证监会向贝莱德管理有限公司颁发了业务许可证,批准贝莱德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FMC)的形式开展业务活动。6月18日,贝莱德基金在上海开业。

     不到半个月,7月1日,贝莱德基金上报了首只公募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这是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贝莱德成立于1988年,以固收起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顾问服务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3月末,贝莱德管理的资产管理规模为9.007万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59.20万亿人民币)。旗下iShares系列ETF产品规模截至2020年3月底合计达2.2万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ETF发行商和最大的养老金管理公司。

     光大证券指出,比照贝莱德在中国台湾和日本的业务开展,贝莱德在进入区域市场时多与本地机构合作进行公募基金的分销,发行基金策略多为既有策略,同时根据地区情况发展被动指数型基金。光大证券认为,贝莱德中国未来或力推被动产品,贝莱德建信理财有望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事实上,外资巨头们大多希望获得中国公募牌照,他们普遍看好中国市场。

     2020年4月1日国内金融机构取消外资持股限制以来,有多家外资机构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公募牌照申请,根据监管公布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审批情况表,目前还有包括路博迈、富达、范达、联博、施罗德基金等在内的一批知名外资机构都递交了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