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中概股们,能否“落叶归根”

时间:2022-04-28 20:35

  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再将12家中概股公司加入“预摘牌”名单,这是自3月以来第四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

  SEC将百度、富途控股、爱奇艺、凯信远达医药和从事渔业养殖的Nocera加入“预摘牌名单”。而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以及和黄医药则在更早被列入名单之中。

  百度收跌2.61%报143.83美元/股;富途控股收跌2.86%报37.4美元/股;搜狐收跌0.68%报19.01美元/股。

  澎湃社报道,中国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作出回应,“自去年8月以来,中方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进行了多轮坦诚、专业和高效的会谈,总体进展顺利,双方的沟通还将继续。双方都有意愿解决分歧和问题,最终结果如何,要看双方的智慧和初心。”

  B站宣布拟“双重主要上市”;3月31日,名创优品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书,计划回港双重上市;4月8日,知乎已通过聆讯,获得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原则上批准,回港双重上市...

  港交所发布了《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改革刊发咨询总结》。制度中,对公司回港上市的硬性条件、上市形式等都予以放宽,为中概股回归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

  “目前港股和A股的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两市的四分之一左右。”

  “港股的流动性相对美股有差距,中概股在美股的交易额无法全部平移至港交所。”根据中泰证券数据,阿里2021年在港交所交易的成交额占阿里全球交易额的比例为16%,且去年阿里港股的流动性只有阿里美股的35%左右。

  
 

  赵晓马对燃财经说,“中概股回港当然也有其自身优势。在港股,科技和新兴消费类的公司享有较高估值溢价,甚至不亚于美国市场,因此对于中概股企业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然而,目前因为港股流通股少、股票转换、汇率成本等原因,已经在美国与香港同时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仍存在估值差异。因此,回港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可能面临估值重构的问题。”

  科林则表示,“海外机构投资者是否愿意转投到港交所进行中概股交易目前仍然值得商榷。因为双重上市的公司在港股与美股之间不可进行自由转换,所以回港上市后,中概股在港交所的成交量与活跃性会面临巨大挑战。”

  “散落”在外,中概股何处求生?

  一旦面临被美摘牌且回港不成的情况,中概股们还剩下两种选择:一种被私有化,另一种则是转向退市OTC交易。

  对于中概股公司的私有化,长桥海豚投研表示,“估值严重偏低,同时难以符合港股二次上市要求的公司,往往会受到一些机构基金的青睐。他们会希望低价进去,将公司重组运作成为一个符合上市要求的新公司,然后再高价退出。但这种方式对于公司的小股东并不是很友好。”

  赵晓马则表示,“私有化的成本和难度更低,也能对公司的市值进行快速止损。然而,私有化交易通常伴随着高杠杆,可能增加企业财务负担并打破原有的负债平衡,从而严重影响企业后续融资。”

  粉单市场则因为监管宽松、报价要求低、公司不需要履行对投资人和监管方信息公开的职责,因此更适合作为公司满足再次上市前的缓冲平台。比如,瑞幸退市后就在粉单市场交易。

  但是,“OTC流动性很低,一般情况下,业务经营相对健康、自身没有大问题的公司,不会选择这个方案。”长桥海豚投研表示。

  这两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也许是中概股们的“下下策”。

  对于未来,中概股是否会面临集体退市,多位业内人士给出了持续观望的反馈。

  长桥海豚投研表示,“4月2日中国证监会在多次谈判后进行的《境外上市新规》修订属于实质性的‘让步’,不仅为后续的进一步谈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是对上市企业如何最小化风险做了指引。”

  科林则表示,“对中概股的未来,中国证监会与美国SEC、PCAOB之间能否在某些关键议题达成共识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敏感信息’双方如何定义?这对企业来说会影响他们的合规成本,而一旦合规成本上升,某些企业或许会选择主动从美国退市而在港股进行双重上市。”

  而中概股的处境,也给中国企业上市之路增添了一丝不确定的信号。退出渠道受阻、上市破发状况频出,这给专注于股权募资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同样带来冲击。

  赵晓马对燃财经表示,“虽然目前断言入单企业最终会被强制退市尚为时过早,但这也给当前投资机构敲响了警钟。而且,‘募资难’近年来一直是我国股权投资面临的挑战,加之赴美上市的不明朗,LP(有限合伙人,泛指为股权投资提供资金“不过,中概股并非投资方退出的唯一途径,合并/并购退出渠道增加、北交所建立、国内股票发行推行注册制等途径都在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为投资方的退出提供多种方式。短期内,在中概股的影响下,部分资方可能会选择在上市前退出来保障收益。”赵晓马解释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概股强制退市并非板上钉钉、不可避免,且中概股一旦大面积回归,中国高新科技企业也将与海外资本大面积脱钩,势必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从资本和世界竞争格局来说,中概股都需要更多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