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有望成吸引外资的主流市场!瑞银证券钱于
通过广泛采访证券界、基金界、创投界等机构人士,专家学者以及上市公司、企业界代表,倾听市场声音,汇聚各方智慧,凝聚更多共识,共同为稳定资本市场贡献力量!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此前也表示正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关于行业监管:会议提到了“可预期的监管”,并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在我们看来,上述政策信号的具体落实情况将主导短期内市场走势和外资的交易行为。若中美双方监管能在跨境审计监管上达成合作协议,外资撤离中概股的趋势有望出现逆转。若对互联网和医药等行业的监管出现明显放松,或相关监管部门明确其监管的边界甚至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股市的风险溢价将随着不确定性的消除而明显降低。
我们比较关注中概股、GDR 等话题。目前看来,中概股公司未来仍然面临不确定性。在当前情况下,诸多中概股公司应该结合中长期的资本开支计划和业务拓展战略,或积极考虑在香港寻求双重上市,包括第二上市或者双重主要上市,并评估登陆A股市场的可行性,或考虑其他资本运作策略,如私有化、兼并收购等。
展望未来,国际投资者还需要1至2个季度的时间去消化市场上的消息。香港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市场。香港市场的流动性也会随着港股通南向交易的逐步放松而得到改善。同时,我们预期香港市场会进一步放松有关超级投票权的监管。
GDR方面,随着沪伦通新规的落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交易所能够参与其中,沪深两地四家企业在新规下先后发布筹措发行瑞士GDR的公告,标志着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更表明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信心与决心。
对企业来说,GDR新规下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均可参与,发行GDR产品能够在境外多地交易所上市,这为中国的发行人打通了又一个境外融资的途径。资本的开放使得优质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亮相,资本助力实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助力优质的中国企业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与口碑,加速国际化战略与业务的脚步;对投资者来说,尤其对境外投资者来说,GDR的发行为其提供了更多的优质中国企业标的,更多元化了其参与投资中国优质企业的路径。
随着中国开放进程的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希望能够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因为中国在全球投资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沪伦通”的开展,市场机构和潜在发行人提出了新的需求,瑞士、德国也多次提出希望与中国建立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机制。证监会对现行“沪伦通”规则进行了修改完善,新的提案目前也在征求意见。我们也十分期待和看好进一步与欧洲市场的互联互通。
有望吸引海外投资者重回A股
券商中国:有关会议提到“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政策稳定性”、“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等关键词,您认为未来相关各方可能会有哪些举措出台?
钱于军:会议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预期将推出更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放松,包括进一步的降准降息,以及增强对房地产行业的托底力度,这将帮助投资者确认决策层对放松宏观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
总体而言,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积极的政策信号,而配套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有望吸引海外投资者重回A股市场。
在两会上,政府宣布大幅增加财政支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合计赤字率较去年提高2%,以支持减税和增加基础设施支出。尽管2月信贷数据不及预期,但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包括多次降准,推动信贷增速在年中反弹至11%左右,主要支持基建和和房地产行业相关信贷。
房地产政策已逐步放宽,未来还可能进一步放松。鉴于疫情及地缘政局冲突带来额外下行压力,我们认为政府还会进一步放宽政策。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央行会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信贷增速进一步提升。后者可能受益于多次降准及其他流动性管理工具,以及进一步放宽信贷政策等。若政府加快项目审批、并能充分利用调入和结转结余的资金,则额外增加的财政支持规模也可达GDP的1%。
我们认为房地产政策有可能进一步放松,包括地方层面限购放松、房贷利率下调、降低首付、加快保障房建设等。
券商中国:在“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层面,您有何看法与建议?
钱于军: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导,证券行业起步较晚,规模占整个金融体系比例较小,证券公司主要业务目前仍以经纪业务为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9年末,中国证券行业总资产余额约8.12万亿元,仅占中国金融机构的外资流入规模已大幅增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机构化程度将不断提升。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打出亮丽的下一步发展的招牌,成为吸引大规模外资进入的一个主流市场,和中国资本走出去的一个坚实的母国市场基础。
券商中国:作为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对于政策有何建言?
钱于军:我们期待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不断加速,更多相关的具体政策落地,让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继续扩大开放并不断深化改革,科创板、港股通、债券通、沪伦通、QFII新规、中瑞通等已为外资在中国的业务带来很多新机遇。但目前中国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不到60%,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同时在市场制度完善性、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机构化与国际化水平、中介机构专业能力等方面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扩大境外人民币境内投资金融产品的范围、推动金融期货市场与股票、债券、外汇、保险等市场合作,开发适应投资者需求的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发展离岸金融体系等等多方面。
我们期待更多相关政策的落地,期待金融创新产品体系的建设,如金融衍生品的放开,能让我们在中国市场有更多的“施展功夫”的空间,这也是海外金融机构对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中国市场的迫切需求。
中国是瑞银的重要市场。我们期待中国市场进一步走向机构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与市场各个主体一同参与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中来。同时,我们会继续积极参与到中国证券业的改革发展中,为中国证券行业的良好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