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窗口指导!围堵信托“新通道” ,信贷资产信托

时间:2022-04-12 05:16

  多家信托公司日前收到窗口指导,不得新增以银行信贷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财产权信托,存量此类业务需按照金融同业通道业务逐步压降清理。

  一位信托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析称,“监管部门认为,银登中心开展的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存在套利风险,主要是突破了传统信贷资产转让的规则,信贷资产的转出方、转入方在资产确认、资本计提和拨备等方面不符合相关规定,信托公司等于变相为银行提供了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行业管理财产信托正在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管理财产信托规模增至5.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36万亿元,增幅高达32.53%;占比进一步提升到26.98%,比上年末上升6.56个百分点,规模与占比增幅均为近年来最大。与2017年4.34万亿元的规模和16.53%的占比相比,4年间管理财产信托规模总计增长了27.77%,占比总计提升了10.45个百分点,到2021年底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在三大信托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权信托本是监管部门倡导的转型方向,此次窗口指导中提及的以银行信贷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财产权信托,却是信托公司为银行架起的新通道。监管出手围堵此类财产权信托业务的逻辑,其实是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存在监管套利风险。

  行业人士称,目前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业务主要为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占比在八成左右。这类信贷资产流转业务存在不少风险:

  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信贷资产转让的规则,信贷资产的转出方、转入方在资产确认、资本计提和拨备等方面不符合有关规定,信托公司等于变相为银行提供了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

  另一方面,风险合规要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要求背离较大,发行方的风险自留比例、持有人集中度等均失去约束。

  上述人士还透露,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涉及互联网平台的贷款流转业务占比较高,致使互联网平台通过贷款流转业务迅速扩张,将信用风险转嫁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