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恒指大跌千经济参赞点破2万关口、恒生科技指数

时间:2022-03-15 03:36

  银保监会刊出风险提示,明确了四大营销诱导风险: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相较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面向终端客户的营销上,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美团跌16.84%、京东跌14.77%,经济参赞阿里跌10.90%。另有消息传出腾讯或因支付业务受罚,尾盘快速走低,跌9.79%,股价创下自2020年来新低。

  互联网寒冬还面临着行业内生增速放缓及随之而来的裁员压力。短短两月,多家互联网企业相继传出人员优化及业务线调整,不管是巨头还是新生互联网公司都有不断传出裁员消息。

  大跌之后,港股市场超3000亿的科技巨头今年平均跌幅已经超过30%,美团股价已经腰斩。

  
 

  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跌之际,抄底之声再起。一些网民称市场已经交出了“带血的”筹码,资金入市可捡便宜货;但也有散户称,港股还有5到10倍市盈率的估值,过早抄底已被套牢。

  
 

  
 

  港股今年快速下挫,但目前恒生9.92倍的市盈率仍在过去10年的中位水平。

  针对近期港股下挫,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港股的抛售潮是史上最猛烈之一,无论是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都正在无选择地抛售,弥漫市场的悲观情绪仍有待消化,技术性反弹稍纵即逝。尽管净买入现阶段已在历史低点持续数月,但这种情况往往领先恒指最终触底的时刻约3个月以上。

  
 

  洪灏称,悲观情绪正发酵蔓延,如2012年、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以及2020年初,即使恒指已破底,但在短期内接飞刀仍属冒进轻率之举,惟长期投资者肯定已开始看到港股的长期价值。

  还有国内机构指出,不应盲目抄底,香港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容忽视。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指,在短期不确定性的世界,不能去“赌博”贸然抄底,应该继续规避受中美两国监管政策冲击的资产,立足于中长期基本面和筹码层面的确定性进行价值投资。在投资者对于港股异常悲观的当下,建议投资者淡化“市场先生”的癫狂而多看港股变化的本质。

  另一方面,外资开始调低港股估值,但也高于现有水平。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团队发表报告,因应地缘政治外溢风险、环球经济环境,下调中资股未来12个月目标估值,由14.5倍削至12倍。高盛续指,目前中资股估值处于9.9倍的6年低位,因此仍然维持“增持”评级。

  刘劲津团队周一发表报告指出,即使投资者还担心中国和西方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以及中国资产的可投资性,考虑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稳健、本土宽松政策,以及投资情绪、估值抑压、投资仓位少等因素,合理估值应高于现有中资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