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LG化学A股,a股是什么

时间:2022-01-10 07:48

  2月3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已与特斯拉签署供货协议。协议中约定,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货有效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解读:1月29日,在特斯拉四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埃隆·马斯克透露了与宁德时代合作的消息。

  他表示,特斯拉与松下等主要合作伙伴合作良好,松下多年来一直是特斯拉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增加了LG化学和宁德时代等一些合作规模较小的厂商。

  埃隆·马斯克谈到其电池战略——“Super Deep”on Batteries。他表示,特斯拉在电池领域拥有十多年的经验,对电池、电芯、模组、Pack非常了解。

  随后的2月3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与Tesla,Inc.以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订《Production Pricing Agreement (China)》。目前,宁德时代、Tesla,Inc.已签署该协议,尚需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署。

  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得到了官宣。

  早在2019年8月,埃隆·马斯克在上海与曾毓群会面之后,关于双方合作的传闻就一直不绝于耳。

  对于特斯拉来说,松下是其目前弗里蒙特工厂的供应主力,也是其主要合作伙伴。但是松下的价格和产能并不能让马斯克满意,双方因此发生过多次的摩擦。

  多供应商战略,可以帮助特斯拉解决动力电池的供应和成本问题,进而使得特斯拉的降价速度来的更快,以达到马斯克追求市场份额的目的。

  由于宁德时代的技术路线是方形电池,而LG化学、松下向特斯拉供应的均为圆柱电池,这需要特斯拉在Pack方案上做出调整。

  在近日埃隆·马斯克接受特斯拉粉丝群体Third Row Tesla采访时表示,由于现在电芯技术很成熟,模组不是必须的,把电芯直接摆在电池包里是更好的方案。这些想法和宁德时代的CTP方案是一致的。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白名单的放开,日韩动力电池入场,将首先冲击其市场份额,供货特斯拉将可以帮助其稳定市场份额。

  马斯克的压价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另外,由于特斯拉在中国至少有LG化学和宁德时代两家供应商,受到竞争的影响,宁德时代对特斯拉的利润不会太好看。

  这种形势比较有利于中国动力电池价格的下降。

  1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2019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45%,预计盈利为40.64-49.11亿元。

  2月3日,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A股年后开市首天“千股跌停”,宁德时代受供货特斯拉的利好影响,截至收盘上涨3.67%,市值达2989.29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宁德时代牵手特斯拉的“绯闻”终于等来官宣。

  2月3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与特斯拉的合作公告,称双方已约定了在业务合作期间的产品供货方式、产品标准等内容,后续特斯拉将通过订单方式提出采购需求,供货有效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尽管这一合作协议尚未签署完毕,但已经足够令资本市场振奋。

  2月3日,A股首个交易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下跌,超3000只个股跌停,汽车板块也未能幸免。

  一片绿色中,唯宁德时代逆势大涨。开盘后其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143.48元新高,最大涨幅达9.79%,市值接近3000亿元。当日,特斯拉股价也再创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20%,报786.14美元,市值突破1400亿美元,自去年6月的最低点至今翻了4倍不止。

  股市的过分热情,成功引发宁德时代股票异动,让其不得不在晚间发布一条风险提示公告,并再次强调,特斯拉不是必须买宁德时代的产品,买多少也不确定,对业绩的影响更是无法预估。

  据特斯拉在日前发布4财报时透露,除宁德时代外,还与LG达成合作,但与这两家公司的供应协议规模相对较小,更多细节将在4月“电池日”中进一步透露。

  两年协议供货,宁德时代只是“备胎”

  事实上,早在去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后不久,就开始传出与宁德时代的合作“绯闻”。而历经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正式确定合作关系,且发出一份充满不确定性的公告,业内分析认为,虽然强强联合于双方都多有益处,但这两家企业不仅都很强势且技术路线不同,达成一致并非易事,而双方谈判的争议点或集中于该采用哪种形状的电池。

  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松下21700型NCA圆柱电池,而宁德时代主要生产目前市场主流的NCM方型电池,同时近年来也在不断加速布局软包电池,并未涉及圆柱电池,双方的技术路线迥异。

  “特斯拉正在与LG化学合作开发使用软包电池的电动汽车产品,这可能意味着,中长期看特斯拉不看好方型电池。”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车壹条。另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为满足特斯拉对能量密度的要求,LG化学南京电池工厂已经开始向上海特斯拉工厂生产供应21700型NCM 811电池,为国产Model 3以及未来的Model Y提供动力电池。随后有消息称,LG投资4.17亿美元对南京工厂进行扩建,其目的或为满足特斯拉后续的庞大产品需求。

  真锂研究创始人兼总裁墨柯认为,“CATL的优势在方型,虽有软包但不一定赶得上LG化学(的实力),圆柱可能不会去碰。”

  软包电池较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且具有重量轻、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因此被视作是新增量市场,但其成本高、一致性差也对品控要求严格,尤其是高能量密度的NCM 811软包电池在安全性能、循环性等方面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只有少数电池厂商能够达到量产水平,装机量基数也较低。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19年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62.28GWh,同比增长9.2%,其中软包电池装机量为5.6GWh,占比仅9%。宁德时代2019年实现装机电量32.91GWh,同比增长37%,市场总份额超过5成。其中软包电池装机量为578.5MWh,市场占有率10.3%,主要为东风、广汽、奔驰等客户提供乘用车配套。而该年实现软包电池装机的动力电池企业共有26家,宁德时代排名第三,前两名为孚能和卡耐。

  那么宁德时代究竟会为特斯拉供应哪种电池呢宁德时代方面回应车壹条称暂时无法披露,“以公告为准。”

  尽管从有限的信息来看,未来特斯拉将采用高能量密度的圆柱电池、软包电池还是宁德时代方形电池尚无定论。但业内观点认为,为了捍卫未来产品的性能优势与续航里程优势,选择与宁德时代合作,将是特斯拉在双赢的基础上,对改变电池包技术路线进行的一次尝试。

  牵手丰田,松下不担心“被抛弃”

  在外界看来,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这桩“联姻”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墨柯认为,特斯拉要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最好采用本土电池。

  特斯拉与宁德时代合作,对其成本控制、产能、降低风险、本土竞争力等都将进一步利好。此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曾透露,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为30%左右,计划到2020年7月提升至70%-80%,年底实现100%国产化。

  加速国产化,尤其是在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启用本土供应商,一来有望继续降低成本与产品价格,抢占更多中国市场份额,比如今年1月初,开启交付的国产Model 3就将价格降至30万以内;二来,有利于拉动中国汽车供应链水平和需求,也算是对此前中国大力支持的部分“回报”。

  另一方面,特斯拉与其独家动力电池供应商松下合作十年来,随着特斯拉需求量的增长,彼此之间已生出不少嫌隙。特斯拉曾指责松下产能不足限制了Model 3的生产,而松下不满双方合资的内华达州超级工厂长期亏损以及特斯拉的不断压价。

  去年4月,外媒报道称,松下停止了合资工厂产能扩张计划,和对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资,双方关系陷入僵局。几个月后,特斯拉的一则招聘启事,再度暴露了其自建电池生产线的计划。该招聘启事显示,最快在2020年,特斯拉自产的电池就可以投入整车的生产。去年2月,特斯拉被曝已收购电池制造商Maxwell。

  可见,减少单一供应商带来的风险与钳制,是特斯拉的另一层用意。不过,日前松下首席财务官梅田博和(Hirokazu Umeda)表示,合资工厂已首次勉强实现季度利润,即使特斯拉与LG化学和宁德时代签署协议,松下也“并不太担心”失去排他性。

  择日不如撞日,就在宁德时代宣布与特斯拉牵手的同一天,松下与丰田汽车以49:50股比组建的合资公司——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也宣布将于2020年4月1日在日本成立,主营高能量密度方形电池、固体电池、下一代电池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并面向所有客户,而近一半的员工都将部署在中国。将竞争阵地摆在中国“主场”,这于宁德时代而言并非是好消息。

  “CATL要走出去,与特斯拉合作能明显加分。”墨柯认为。对宁德时代而言,尽管其已锁定了20多家国内厂商,并拿下了奔驰、宝马、大众等诸多国际厂商的订单,但与更早绑定国际厂商且技术实力同样强大的日韩系电池厂商相比,宁德时代的竞争压力并不小。有分析认为,与特斯拉的合作未来或将不局限于中国本土市场。

  至于为何双方的供货期限设定为2年,虽暂无法知晓决策者的意图。但可以推测,彼时特斯拉或将以自建的电池生产线年对特斯拉来说,规划年产50万辆的柏林工厂将正式动工,当年除了计划上市的新一代Model S之外,根据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2016年发表在特斯拉的“绝密计划”推算,2022年特斯拉产能有望达到数百万辆。

  当然,对于现在的特斯拉而言,要在三年布局数百万辆产能的原计划,极有可能大概率落空,但在三年内完成全球100万辆产能的建设应该是具备充分可行性的目标。而在更上游的动力电池供应商,特斯拉有必要未雨绸缪。尤其是,当松下在供货特斯拉多年期间并未真正盈利的大前提下,如何锁定其他动力电池供应商的规划产能,变得迫在眉睫。

  目前,除宁德时代之外,暂无特斯拉与其他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合作的消息。“连接触都没有听说过。”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月3日是年后股市开市的第一天,受疫情影响,这一天的开盘令人震惊,上证指数直接低开8.73%,A股3000多只股票躺在跌停板上。大洋彼岸的特斯拉概念却来势汹汹,连续6个交易日高速增长,市值上涨约600亿美元。目前公司市值超1599.88亿美元,仅次于全球汽车制造集团排名第一的总市值约2297亿元的丰田,且差距进一步缩小。

  特斯拉的股场得意与其早些时候发布的2019年4财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份财报中除了超过73亿美元的营收之外,还向全球的客户透露了一则利好:特斯拉Model Y已经在美国加州弗利蒙特工厂提前投产,最早在2020年一季度末就会开始向用户交付。

  一名加拿大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其收到了特斯拉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他特斯拉Model Y性能版将会在今年2月份交付,而其订购的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将会在3到4月份交付,7座版本将会在5月份交付。此前,特斯拉称Model Y将会在今年年中交付,如果消息属实,那么Model Y的交付时间将大幅提前。

  而特斯拉在官方的财报中也证实了Model Y的生产线月在弗里蒙特工厂已提前启动,新车预计在2020年3月开始交付。

  美国显示“First deliveries begin in March 2020”,也就是3月份开始交付。在特斯拉中国上同样位置显示,Model Y“最快2021年开始生产”,这显然是上海工厂的生产进度,在上个月国产Model 3交付仪式上,马斯克同时表示Model Y项目正式启动,只是不知道前期是否会有进口产品导入到国内。

  由于Model Y与Model 3同研发,零件通用比例大概为70%。之前预测国产Model Y的2021年的生产及交付日期也会随着弗里蒙特工厂的进度而大幅提前,但面对这次严峻的疫情形势,上海工厂恢复正常生产的日期尚不明确,Model 3已经产生的积压订单优先级必然在国产Model Y之前,所以国产Model Y能够按照预期在2021年开始交付中国市场已属不易,除非特斯拉将海外的部分订单调剂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在2月3日早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与特斯拉(上海)签署动力电池供应协议,特斯拉也已在财报会议上确认。毫无疑问,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牵手”之后最大的变动将是动力电池。

  其实,在与宁德时代、LG化学达成合作协议之前,特斯拉所采用的NCA电池,都是由松下提供。在NCA电池中,其镍、钴、铝常见的摩尔比为8:1.5:0.5,高镍含量也让NCA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能为车辆带来更长久的续航。

  制造NCA电池需要极为复杂的流程和严苛的生产环境,要求在电池生产全过程均要控制湿度在10%以下,而其他材料目前只需注液工序对湿度进行严格控制,这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

  从目前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所签署的协议来看,这次合作并未明确表明宁德时代为特斯拉提供的电池是何种类,也没有说明特斯拉的具体采购情况。从特斯拉国产Model Y的交付时间点来看,自2020年7月1日开始,宁德时代将为国产版本的Model Y提供方形或软包的NCM电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811电池”,而并非海外市场Model 3/X/S上普遍采用的NCA电池。

  其次从特斯拉公司发布的首张Model Y投产车型的官方图片以及生产线图片中不难看出,特斯拉先前讨论的车身制造技术已经在Model Y上实现了突破。

  特斯拉正在制定铬删除(去除镀铬饰件)标准,使用大型铸造机将车身将从70个零件减少到1个。此举意味着Model Y的制造环节将以一台巨型新机器,几乎实现了以整件方式生产出汽车车架,同时,因其使用了最新的铝铸件设计,抛弃了此前的冲压钢件和铝件,从而降低车身重量,提升了Model Y车型的续航里程,并且提供了更加坚固安全的驾驶体验。

  从外观来看,Model Y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其兄弟车型Model X,像隐藏式散热格栅、狭长的LED前大灯以及简洁的鸭尾式扰流板都得以保留,不过受限于成本以及设计的原因,其鹰翼式车门没有保留。

  内饰的设计风格与Model 3相似,简约的仪表盘、全景玻璃车顶、15英寸的中控信息娱乐大屏等,都是熟悉的风格。

  特斯拉日前也同步更新了各车型的电池保修政策,不过Model X/S和Model 3/Y执行的保修方案有所不同。其中,Model X/S两款车型的电池保修条款变更为8年或15万英里(约24.1万公里),以先到期者为准。Model 3/Y标准里程版或标准里程+版保修条款为8年或10万英里(约16.1万公里);Model 3/Y长里程版或高性能版保修条款为8年或12万英里(约19.3万公里),均以先到者为准,在保修期内至少保留70%的电池容量。从以上保修政策可以看出,Model S和Model X车型的保修里程最长,达24万公里,而从国内Model X/S私家车使用看,多数车主8年时间内跑不到24万公里。

  特斯拉Model Y分为“长续航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WLTP续航分别是505公里和480公里,如果折合成NEDC大约在585公里和560公里左右。

  长续航版在国内的预估起售价格是48.8万起,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53.5万起,按Model 3的29.9万元的标价规则,这应该是补贴后的预估价,当然这还不是最终售价,特斯拉的定价会经常动态调整,或许正式交付前会给大家一些小惊喜。

  在美国,Model Y的起售价是52,990美元(人民币约36.8万),再加上10.25%的消费税和2000美元的补贴(以加州为例),实际购买价格折合人民币39万左右,还是要比国内定价便宜不少的,对比特斯拉Model 3国内和海外的差价,以及考虑到关税等因素,Model Y美中差价属于正常。

  Model Y的基础配置很高,入门级的长续航版已经配备了前后排座椅加热、12向调节的前排电动座椅,14扬声器高级音响、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等。

  Model Y默认是黑色内饰,如果选择黑白高级内饰需要添加9500元,白色内饰对于高级感的提升帮助还是挺大的,而国产Model 3的内饰只有黑色,进口版的是可以选择白色,选装价格是1000美元。

  Model Y提供基础版辅助驾驶,车辆能够根据其他车辆与行人在行驶车道内自动辅助实施转向、加速和制动。如果要选择完全自动驾驶则需要支付5.6万元。

  从Model 3与Model Y的等比例对比动图中不难看出,Model Y整车长度与4694mm的Model 3长度相当;由于掀背造型的设计,Model Y车身高度明显高于1443mm的Model 3,宽度也没有太大差异。

  结合Model 3轴距2875mm的数据来看,Model Y的车内空间并没有得到一个量级层面的增益,也就意味着Model Y的后排空间依旧延续了Model 3上的捉襟见肘,更何况Model Y车型还提供了售价2.78万元的第三排座椅选装项。

  跻身50万元级别的Model Y空间不应成为其短板所在,但失去了乘坐空间优势的Model Y也并非在空间方面一无是处。首先掀背式开启的车尾门较Model 3常规尾门的开启方式有得天独厚的装载优势,整体增高的车体赋予了后备箱更加灵活多变的装载形式和空间,第二排座椅的完全放倒在后备箱形成了一块通透的载物空间,也给Model Y提供了装载特殊形状物品的可能,这对经常携带婴儿车或轮椅出行的家庭来说恰恰弥补了Model 3作为轿车的不足。

  单从Model Y48.8-53.5万元的定价来看,它成功的与奔驰EC和奥迪的e-tron错开了价格区间,使得消费者在有纯电动SUV购车需求时能够理性的分析出自己是需要特斯拉的价值传播方式还是传统豪华车的品牌光环,这很大程度上避开了两大豪华品牌根深蒂固的光环效应和产品锋芒。消费者也能通过价格差异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的需求点是什么,而不用在相仿的价格之间犹豫不决。

  当Model Y与价格相近的蔚来ES6/8同台时,蔚来无疑占据了空间上的绝对优势,即便是比Model Y低10万元的ES6空间也不亚于Model Y,更何况蔚来蔚来无微不至的用户关怀策略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中国消费者心中。在这种情形下,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经济实力与品牌认可度则成为了Model Y踢馆自主品牌新的独门秘笈。或许等同为COUPE设计的蔚来EC6正式发布,Model Y才能迎来真正的对手,纯电COUPE的战役也将燃起硝烟。

  Model Y作为马斯克“S3XY”产品战略中最后的一枚棋子,其目标就是为了完成特斯拉到达年产百万辆的这一目标,而Model Y作为一款电动SUV,其实用性远高于Model 3,而已目前Model 3火爆的销量来看,Model Y未来的市场将会比Model 3更加的广阔。即将推出的Model Y又能够达到一个怎样的销量呢,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A股,B股,H股是按英文字母作为代称的股票分类。A股是以人民币计价,面对中国公民发行且在境内上市的股票;B股是以美元港元计价,面向境外投资者发行,但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股票;H股是以港元计价在发行并上市的境内企业的股票。此外,中国企业在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地上市的股票,分别称为N股、S股和T股。由于A股、B股及H股的计价和发行对象不同,国内投资者显然不具备炒作B股、H股的条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沪市挂牌B股以美元计价,而深市B股以港元计价,故两市股价差异较大,如果将美元、港元以人民币进行换算,便知两地股价大体一致。以字母代称进行股票分类,不甚规范,根据中国证监会要求,股票简称必须统一、规范。可以相信,随着我国股市的进一步发展,A股、B股、H股等称谓将成为历史。

  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是由中国境内注册公司发行,在境内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2013年4月1日起,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