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总规模破万亿!新品频出的ETF部分新产品“卖不
2021年,ETF产品数量与规模大幅增长、产品类型遍地开花、头部公司市竞争愈演愈烈。
金融通过多方了解,ETF赛道竞争日趋激烈,投资者对于指数化投资产品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市场也加快了产品创新的步伐。更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一致认为,国内的非货币ETF规模占整个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和A股股市规模的占比都非常低,指数基金和ETF的未来都有比较大的空间。
景顺长城基金对金融表示,未来主动型ETF将是各家公司发展的重点,在确保运营稳定的前提下逐渐走向多元化。
此前,华南某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则表示,要注意到由于跟踪同一指数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很难完全避免同质化、规模分化等一系列问题。
今年市场分化比较明显,但新发基金依旧火热。公募ETF的发行也同样大火,今年不少ETF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实现规模和净值双增长。
数据统计显示,超百亿规模的ETF基金(非货)有20只。金融注意到,作为国内第一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已发展为规模最大的ETF。历经17年的发展总规模已达6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A股结构性行情也加速了ETF发展进程。
数据显示,国内ETF总市值规模近1.4万亿元。国内ETF成立的总数量已经多达617只,今年新增251只。
分类型来看,股票型ETF管理总规模达到9257.08亿元,市场占比达66.58%,依旧是国内ETF的主力军。紧随其后的是货币型ETF,管理规模为3137.31亿m占比22.56%。跨境ETF、商品型ETF、债券型ETF管理规模分别为1010.98亿元、300.71亿元、198.78亿元,年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事实上,今年ETF的发展可谓是一部“激烈”的竞争史。
2019年以来权益市场发展迅猛,ETF的资产配置价值凸显,ETF产品也在不断丰富。从产品发行数量来看,今年ETF产品发行数量确实远远超出历年。
今年A股市场分化比较明显,一些细分行业的ETF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光伏、有色、稀土等细分领域。
6月以来,头部公募加大宽基指数ETF的布局,如科创50指数、双创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等。
12月13日,首批追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于此同时,首批4只MSCI中国A50ETF联接基金已与12月13日开售。
“ETF后续的发展一定会有主动型ETF的一席之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主动ETF将一统ETF市场。”景顺长城基金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ETF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几乎均被该领域的头部公司所占据。整体来看,头部基金公司市占率明显,数据显示,ETF(非货)规模超百亿的基金公司达18家。其中华夏基金规模达2133.72亿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易方达基金规模超千亿,国泰基金、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华宝基金ETF(非货)规模也超500亿。
当然,新品频出头部角逐激烈同时,年内部分产品正面临“卖不动”的状态。
据悉,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ETF先后于8月、9月两次延期募集后于10月主动放弃,成为年内首只募集失败的ETF。而在今年2月份有一只ETF联接基金募集失败,为融通创业板ETF联接。
此外,ETF基金也频现延情况。金融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3日,年内共计有46只ETF(含联接)产品延长募集期,远超过年三年之和,2020年19只、2019年17只、2018年14只。而12月,有8只基金延募情况。其中招商基金旗占三席。
华南某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指出,这两年ETF的发展有一个特征体现地比较明显,行业越来越细分,主题也更加鲜明。但也要注意到,由于跟踪同一指数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很难完全避免同质化、规模分化等一系列问题。
金融通过多方了解,ETF标的不同,相应的风险收益也各不相同,这导致近期部分细分行业ETF规模分化。
据悉,基金公司竞相布局热门宽基以及细分行业主题基金的同时,部分ETF份额缩减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数据统计显示,有数据可统计的515只国内股票型ETF,374只年初至今份额缩水,有12只产品缩水超过90%,且这12只股票型ETF规模均是“迷你”产品。
金融梳理注意到,福建ETF是国内规模最小的股票型ETF,由兴业基金去年7月成立,运行未满一年即规模“迷你”,最新规模不足644.68万元。另外,嘉实中关村A股ETF和富国创业板ETF规模也不足千万元,分别为766.14万和878.19万。
另据统计,今年已有20只ETF走向清盘。其中8只产品因为规模“迷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目前仍有51只股票行ETF规模处于5000万下,迷你产品增幅明显。其中,兴业基金、嘉实基金占比最多,均有4只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兴业基金旗下共有4只ETF,且均是去年成立。此外,大成基金、富国基金、华宝基金也有3只紧随其后。而华宝基金三只迷你ETF均是今年成立。
实际上,ETF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卷”,而且培育成本较高,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迷你ETF突围难度也再增加。
谈及未来,此前华泰柏瑞基金对金融表示,经过激烈竞争和大浪淘沙后市场份额集中度会越来越高,目前ETF赛道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而且未来一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苏宁金融研究员黄大智则指出,ETF未来会更加普及,更加受到投资者认可。就更加需要买方机构做好投顾服务的普及。
- 上一篇:香港炒股App
- 下一篇:博威合金股东金鹰基金减持408.85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