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财报怎么计算每股收益

时间:2021-12-04 10:31

  上市公司报表中每股收益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利润表中,第九条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 在股票投资基本分析的诸多工具中,与市盈率、市净率、现金流量折现等指标一样,EPS也是最常见的参考指标之一。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使用方法

  
1)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和整个市场的比较;

  
2)和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

  
3)和公司本身历史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比较;

  
4)以每股收益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比较,衡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

  使用每股收益分析盈利性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例如,假设某公司原来经营日用品的产销,最近转向房地产投资,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大了许多,但每股收益可能不变或提高,并没有反映风险增加的不利变化。

  
(2)股票是一个份额概念,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经济上不等量,它们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不同即换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的公司间比较。
 

  (3) 每股收益多,不一定意味着多分红,还要看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什么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计算公式是什么?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我们也可以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
除了每股收益,还有稀释的每股收益,主要是指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期权及或有可发行股份等潜在普通股可能向普通股转换时所引起的对基本每股收益的稀释效应。中国现行的每股收益的计算没有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不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财务报表中的每股收益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数
2008-12-31 0.36 指2008年1-12月每股收益0.36元。
2008-9-30 0.2指2008年1-9月每股收益0.20元。
2008-6-30 1.42 指2008年1-6月每股收益1.42元。
2008-3-31 0.93指2008年1-3月每股收益0.93元。 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表里的年报、一季报、中报、三季报等里的每股收益怎么理解

   一季报每股收益3元,是指1、2、3月三个月合计3元
每股收益=报告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普通股数
一季报的报告期是1、2、3三个月,净利润也是三个月净利润的总和,中报、三季报的道路也是一样的 每股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每股净利润=净利润/总发行股数
每股净利润旨在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
每股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区别
每股收益即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每股收益 = 期末净利润 / 期末股份总数 ,就我国现行情况来说,上市公司的权益性工具除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外,还存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购权和认沽权、部分企业实施的对高层管理人员或职工的股权期权等潜在普通股。目前上市公司对每股收益的计算是按照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的内容与格式》中的规定提供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净利润/年度普通股股份总数,若股权结构在本期内发生变动,则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分母应为年度末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A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1亿/(1亿+0.2*3/12)=0.77B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1亿/(1亿+1*3/10)=0.77按照10:3的比例派发股本股利就是说每10股送3股,那么1亿股也就是派发3000成股.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是当年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