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时间:2021-11-13 10:20

  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从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而,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这也正是从亚洲开始并漫及到全球的金融动荡所深刻说明的问题。 如何加强防控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今日推出关于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的《专题论坛》,意在引起社会各方面读者对这个
问题的关注,交流建立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的经验、方法,探讨进一步做好这方面工作的
思路、途径。
防范金融风险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实践证明,哪个国家金融风险控制得好,
该国的经济就能稳定发展,哪个国家金融风险控制不到位,就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
发展,形成金融危机,甚至导致一个国家政治动荡。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该
地区各国和地区经济的大幅振荡和较长时间的衰退,至今有些国家还没有走出金融危
机的阴影。
前些年发生在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经济
的正常发展。
前几年发生在阿尔巴尼亚的金融危机,不但造成了剧烈的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
而且直接导致了该国政府的倒台。
从以上实例来看,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是全社会都应当
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切实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除了思想上高度重视以外,还应当建立起完善、高效
的防范金融风险体系。要认真研究金融风险发生的特点、渠道、机理、原因,并且进行
有针对性的工作,把防患于未然作为最高目标。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论文2000字

  第一部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

  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日渐深远

  金融风险危害性大

  金融风险就有很强的扩散性
 

  第二部分,金融风险的种类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

  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操作风险

  第三部分,防范金融风险的途径

  加快信用社会建设

  完善金融市场

  加强监管

  
 

   如何做好金融工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楼上说的线年代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前实施的变革内容。 个人怎么防范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一是对银行要有严格的法治监管。这个法治要表现国家对银行业良好的监管,依法监管,监管的重点是看银行是否审慎经营,是否有良好的风险控制;二是要有审慎的会计准则。会计标准的设定和要求,执行中的审计和监督,是否达到防止银行危机的要求。1993年前,我们的会计制度还是一个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比较简陋的制度,实行收支记账法,不能全面反映权利和义务。2001年新的会计制度比过去要严密得多,但是对照发达国家的实践还有较大缺陷。会计准则非常重要,它决定银行是不是能够审慎经营和管理;三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这方面全世界1990年代以来更强调了,1988年第一版的《巴赛尔协议》只有资本充足率一根支柱,从1995年开始一直在研讨的新《巴赛尔协议》就变成了三根支柱,包括资本充足率、有效监管和市场纪律(即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最重要的是,我们国家还没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是防范银行危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用。这套制度全面在一个国家实行最早的是在美国,根据1933年《银行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维护了几十年银行体系的稳定。它实际上也是治“传染病”的方法,能很快地把传染源切断,防治挤兑的蔓延。当然,美国1980年代出现储蓄贷款协会危机之后对存款保险制度有了一定的反思,就是说它也带来了道德风险的问题,因为银行有了保险公司兜底后放松了管理,存款人也不区分好银行和坏银行。现在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在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克服道德风险的问题,而不是抛弃这一制度,一般在制度设计上都是有限的存款保险,就是银行和存款人不至于倾家荡产,但还是有损失。
我本人1990年代后期开始呼吁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到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制度。没有这个制度怎么办我们也有银行经营不善的情况,最后就是国家直接兜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含的国家担保”。
其实,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说某个银行出了问题国家要兜底,但国家为了保持金融和社会的稳定,个别地方出了问题之后,中央银行赶紧拿钱,保证老百姓的存款兑付。比较大一点的如海南发展银行,这些年发生的其他一些例子也都是这么做。大的国有银行认为出了问题肯定国家兜底,人们就这么相信,但国家从来没有这么说过,这种“隐含的担保”问题就比较大,它不是制度性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真的大范围出现问题,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公共资源可以动用。第二个问题是,道德风险很高,反正银行和存款人都认为有国家兜底。
因此,不如明确一种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既保障一旦出问题确实有资源,又能让存款人清楚知道自己受保障的范围是有限的,需要主动识别银行的风险。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很好的制度,是应该积极推进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宜早不宜晚,你一旦等到危机发生再去建立制度,你没攒下钱,还是无法兑付银行已保险存款。这些资金要逐年积累,它要靠所有的银行及合作机构在每年的收入里拿出部分钱上缴给保险基金,基金才能逐年滚动积累,而且要有内行的人来管理存款保险公司,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安全性。所以说,这样的制度早一天建立就早一天积累到钱,万一哪家银行出了问题才有钱处置。这在国际上是有深刻教训的,1980年代初某些欧洲国家出现银行危机时,他们临时建立了存款保险公司,但银行发生挤兑时,积累的基金量太小,不足于解决问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当断要断,及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据说今年初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央行要尽快拿出办法。
总的来说,如果从银行改革、法治监管、会计准则、透明度到存款保险等一系列制度都建立起来,并且能够有效运行,我们就初步建立了银行危机的防范机制 家庭自身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

   (一)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要想更好投资理财,应当加强自己对金融投资的了解,积极学习相关金融知识。首先,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对金融投资多加学习了解,先看到金融投资带来的风险,从而在投资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再次,不要盲目跟从,不要看到某人在其一投资中获得利益,也就跟风投入,因为不是每个投资都是永远获利的。家庭收入有限,因此在投资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判断力,降低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
(二)选择适合家庭本身的投资方式。由于社会金融机构的发展,许多金融投资产品流入市场,使人们投资时眼花缭乱,这就需要在投资时做出准确的判断。用自己所积累的金融知识对市场做准确的判断,结合家庭情况选择适合的金融投资。在选择金融投资是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被利益蒙蔽。同时,家庭投资要具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因为每个投资都存在风险,某一环节的失误都可能使投资失败,所以一定要有乐观的心态。每个家庭的承受力都不同,所以在投资是要选用适合自己的,不能只追求高的利益,而错失了对投资风险的判断力。
(三)政府机构应当加强对金融人才的培养。由于近些年家庭投资者对金融投资兴趣的不断高涨,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金融的管理。相关部门建立一些专业的机构,对家庭投资者多一些建议性的指导、分析从而加大家庭的盈利。同时吸引更多人们对投资产生兴趣,加强资金的运转,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选择适合的金融投资方式,是家庭投资风险降低最有力的金融投资。专业的投资指导,家庭规避金融投资风险最好的方法,也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潜在的危险。
(四)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管理。我国投资市场还不稳定,需要政府对其监督管理。政府部门应当健全法律机构,用法律形式维护金融市场,使市场运作更加和谐,进而保障家庭在投资时能获得更大利益。政府部门法律的完善,使金融市场做到有法可依,使家庭投资得到法律的保障,减少金融投资给家庭带来的风险。
(五)注重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随着众多新兴理财产品的出现,市场上呼唤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与各大高校联合起来,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人们提供专业化的金融理财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的投资信心,只有规范市场,才能够赢得居民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