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基金三季报来袭 如何一秒钟抓住重点?

时间:2021-10-30 13:31

     又到了基金公布三季报的时节,可是不少新晋基民虽然对投资基金感兴趣,但实在看不懂晦涩难懂的基金报告。

     投资是一件专业的事情,买基金不能脑袋一拍就上车,应该在充分了解后再出手。作为投资者了解基金运作情况的重要渠道,基金报告是最为详尽的信息披露材料。

     对于一只基金而言,从募集到清算,一般涉及三类公告,分别是发行公告、定期公告以及临时公告。这些公告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

     这些报告可以通过基金公司官网、交易所官网、巨潮资讯网以及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等渠道找到。

     披露时间上,正常情况下,根据证监会的要求,每季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要披露基金季度报告;在上半年结束之日起60日内,需披露基金半年报;每年结束之日起90日内,需披露年度报告。目前各大基金公司普遍存在披露时间偏晚的情况,但内容基本翔实符合要求。一般来说,年报所披露的信息是最多最全的,季报最少,不过对于基金净值表现等重点部分,每个报告都会涉及。之前我们做过一期《如何像读小说一样阅读基金中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又该如何阅读三季报?

     虽然三季报内容最少,但不代表它不重要。对于基金三季报而言,还是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信息,比如基金净值表现、管理人报告、投资组合报告以及份额变动等。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基金的业绩表现,因此基金净值增长率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季报会披露过去三个月、过去六个月、近几年以及成立至今的收益率。此外,由于基金强调相对收益,所以还会披露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

     该部分一般分为三部分,基金管理人会总结报告期内的市场情况,并披露自己的投资操作,大部分基金经理还会分享下季度的投资方向,因此这部分也是我们需要仔细阅读的地方,它能帮助我们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

     这部分其实就是管理人报告的具体展开,主要说明基金的投资情况。比如股票、债券以及现金工具的仓位比例,各行业的投资比例以及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十大重仓股等。市场上针对基金的分析报告也多是针对这部分,想要“抄作业”的投资者可以重点看看,观察哪些个股退出/新进十大重仓。

     我们常说的“用脚投票”,其实指的就是这部分。一般而言,如果一只基金在报告期表现较好,投资者就会选择买入,反之则赎回。概括为公式,即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简单地说,如果期末总份额大于期初总份额或者总申购份额大于总赎回份额,则说明该基金获得了净买入,多数投资者认可其表现。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小白”新基民,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基民,都有必要定期跟踪所购基金的表现,基金报告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可以快速找到季报的重点,不仅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通过这些季报窥探到一些投资动向。比如就当前公布的基金三季报数据统计来看,从资产配置方面,三季报基金持股总市值约6.35万亿元,股票投资总市值较二季度增长1.03%,说明公募基金依旧看多A股市场。

     从行业来看,三季报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多是重仓了新能源、煤炭等板块个股,而教育、医疗、港股等相关的主题基金则表现不佳。展望四季度,多数基金经理们依旧看好新能源、医药、消费等高景气度行业,市场整体风格或将从周期重新转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