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大摩报告显示,石油供需动态数据隐含惊人结论

时间:2021-10-21 17:20

    但摩根士丹利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师Martijn Rats表示,燃料短缺缓解的速度或许没那么快。Rats在报告中写道,按目前供给趋势,全球石油供应很可能较市场需求更早达到峰值。随着需求不断增加,Rats将2022年第一季度布伦特原油预测价格上调至95美元/桶,并将预测的长期价格从60美元/桶上调至70美元/桶。

    Rats的报告关注油价的两个关键驱动因素:供应峰值和需求峰值。他解释道,人们对可以安全排放的碳总量设定了界限,因此石油消费需求是存在最大峰值的。这个清晰的上限将引导石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即市场应当降低对其投资,ESG标准更加限制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因此,问题变成了是需求还是供应先到达峰值。

    这里假设在2019至2039年期间,由于技术进步、终端用户行为变化和其他因素等,石油需求或将下降29%。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石油的需求总和约为7000亿至9000亿桶,大约是BP世界能源统计估计的已探明石油总储量1.7万亿桶的一半。

    随着将这些资源资本化的窗口即将关闭,这可能会激励那些石油主要生产国快速增产,从而引发市场份额的竞争。如下图所示,大多数欧佩克国家在全球石油储备中所占份额比开采份额要多得多,因此他们对市场份额的需求可能尤为强烈。

    而这种预期反而刺激石油行业选择另一种可能性,即石油的供应较需求更早达峰。

    大摩在其报告中表示,这种供应早于需求达峰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并可能导致油价持续高企一段时间。在报告中,大摩深入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全球实际的能源需求有多少?

    其中有多少可以由石油提供?

    石油行业能否满足世界需求?

    能源需求有几个强大的驱动力:第一,每13至14年增加10亿的人口,这期间人均GDP将增加35%左右。

    第二,全球能源消费分布不均给能源能源需求带来上行压力。大摩估计,2040年能源消耗可能从当前的600EJ增长到740EJ。如果目前能源消耗量低于100GJ的国家都提高到平均水平,这将使全球能源消耗量达到900GJ。

    摩根士丹利假设,石油需求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并在10年后达到每日1.05亿桶左右。接下来问题就变成了,石油行业是否能提供这么大的产量?根据目前的趋势,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根据Rystad的数据,近年来对油气田的开发投入大幅降低:从2014年约7400亿美元,下降至2019年约4750亿美元,而2020年再下降了25%至约3500亿美元。

    该水平与IEA的2050年零碳排放目标的目标一致。IEA表示,在该目标下,2030年的石油需求将比2019年下降20%,天然气需求下降7%,并且不会有新的油气田获批开发。IEA估计按这种计划,2030年油价将处于35美元/桶左右,随后会继续下降。这种前景将会为投资构成重大威胁。

    尽管将不再批准新油气田的开发,但IEA也认识到需要对现有油气田进行再投资以维护其资本支出。见下图,IEA预计2030年时所需的投资水平为每年3650亿美元,而2020年的投资额已经低于该预期了。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大量的投资项目都因新冠疫情而搁置。但2021年似乎不会出现资本支出的反弹,2022年也可能不会出现反弹。Rystad Energy根据可见项目预估资本支出,预计在2022年的资本支出将为3650亿,仅较2020年略有上升。油价与12个月的远期资本支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实质破裂了。

    下图显示部分油气公司的年资本支出。即便出现复苏,2023年仍达不到2019年的水平。

    若维持2020年资本支出水平,即约3500至3600亿美元左右,石油产量在2022年和2023年将受正在进行的项目推动,维持产量增长的态势,但将于2024年达峰并下降。

    欧佩克或许能够填补部分供应,但该组织也面临两个复杂的情况。

    第一,欧佩克国家暗示产能扩展的计划,但执行的迹象不明显。下图所示,欧佩克国家钻井平台数量较疫情前水平低40%以上,且恢复速度比非欧佩克国家慢;此外,沙特阿美近期表示,其每日100万桶的增产计划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

    考虑到这一点,大摩预计石油市场的紧张局势需要通过大幅提高油价以得到解决。短期目标:2022年第一季度油价将上升至95美元/桶。

    下图为按地区划分的油价占GDP的百分比。从全球层面看,若布油全年维持84美元/桶的水平,石油对GDP的贡献将达到3.6%,这远低于2011至2014年间4.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