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股票中的净利润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1-10-10 05:14

  什么是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什么意思【股票财务分析炒股经验股票教程】

   =净利润/收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是什么意思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反映在企业合并净利润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者)所有的那部分净利润。
比如,某一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其持有70%股权的子公司实现净利润50万元。假设该上市公司没有其他子公司,且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净利润的抵销业务,则,母公司合并净利润150万元(100 + 50),而该上市公司拥有子公司净利润的份额应当为35万元(50 * 70%),由此,母公司总计实现净利润135万元(100 + 35),该净利润应当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除此之外,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的剩余部分15万元(50 - 35),归属子公司其他股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少数股东”)所有。 股票中净利润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净利润为负,就是企业亏损。 股票财务报表中的扣非净利润是什么意思,搜了下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就是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特殊收益后的净利润。

  附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意思是由于能为公司带来利润的方法很多,比如:股权投资,打新股,财补贴,债务重组…等。

  以上获取利润的方法跟公司的主营业务无关,都是一次性的,不可持续的,比如生银行,现在持有一亿多股海通证券的股票,如果它把股票卖掉后获得收益,这就是非经常性损益,因为它是一次性的,它不会在明年又无端多出一亿多股海通证券的股票来。

  为了让投资者更清楚的了解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情况,证监会就要求上市公司在出财报时要特别注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多少,以免误导投资者.。

   每股收益和净利润为什么不一致?净利润增长,而每股收益却下降,为什么

   按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净收益与普通股份总数的比值,根据股数取值的不同,有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每股收益。
出现你问题中的现象,应该与潜在普通股有关。10年的计算是扣除了优先股的部分进行计算的。而11年这部分可能转为了普通股。普通股基数(公式中的分母)增大,就会出现每股收益和净利润增长不一致的情况。
以前我国很少存在潜在普通股,所以中国证监会关于每股收益的计算没有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不要求计算稀释每股收益。近几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出现了可转换公司债券、股份期权、认股权证等潜在普通股。按现行的每股收益计算方法提供每股收益的信息,不考虑这些潜在普通股的影响,那么所提供的信息就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明显滞后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行的每股收益计算方法也使各期间的每股收益指标缺乏可比性,和我国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的规定也不一致。
另外,证监会现行的每股收益计算与国际惯例也不协调。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英国等国家关于“每股收益”的准则均要求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稀释的每股收益主要是指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期权及或有可发行股份等潜在普通股可能向普通股转换时所引起的对基本每股收益的稀释效应。 每股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区别

   每股收益=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从这个公式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每股收益的影响因素,上市公司的股本的变化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没有影响,对每股收益有影响。每股收益计算时用的净利润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因为如果存在优先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会大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存在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等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如果股本不变,净利润下降50%,则每股收益也下降50%,股本变了,每股收益就不是下降5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