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差不多相当于个峡电站年的发电量……台台“风
我国风电开发程度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核能仍是欧洲的主要非化石能源, 但受福岛事故影响,近年来欧洲核能发电占比逐渐下降。风电在欧洲总电力中占比逐渐提升并成为第一大可再生能源,2019 年欧洲风电在总发电量中平均占比 15%, 其中丹麦最高,达到 48%。
我国风电可开发资源充裕,“三北”地区(我国的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占比较高。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中国风能资源足够支撑 20 亿千瓦以上的风电装机。截至 2019年底,国内并网风电 2.1 亿千瓦,仅占潜在开发量的 4.4%,开发潜力巨大。受地域和气候影响,我国风能资源在地理分布上差异较大,风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三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三北”地区约占到总蕴藏量的 69%。
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开幕,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在会上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
宣言倡议,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2021年9月10日,国家能源局提出了风电下乡还有对老旧风电场进行改造的两项重要政策,要求短期内新增装机量实现50GW,长期要达到1000GW。这个装机容量意味着年均发电量将达到1.9万亿千瓦时以上,按现有发电量计算,将达到总发电量的25%左右,即使发电量按照每年三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十年后总发电量达11万亿千瓦时,风电的占比也有17%,风电行业的年复合增速将达16%。可以看出国家对风电的预期、未来和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会大力发展风电建设,这也必定会使风电企业受益。
02 陆上风电增长放缓,海上风电高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陆上风电装机放缓。2019 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为 54.2GW,同比+16%,2016 年以来全球风电景气度不高,2016-2018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负增长;截至 2019 年全球陆上风电累计装机量为 622.61GW,2010-2019 年 CAGR 13.60%。
中国风电崛起,在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占比不断提高。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2019 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占全球 37%,较 2007 年提高 19pct。中国陆上新增风电装机在2010 年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2019 年中国在全球陆上新增风电装机中的比例达到 44%。
目前海上风电装机保持较高增速。截至 2019 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为29.29GW。2019 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为 6145MW,同比+36.88%,年新增装机量创历史新高。
03 风电具备经济性,平价趋势确定
四类分区大部分情况可实现平价上网。考虑不同区域所占国土面积比例和新增装机的区位特点,我们选取四类风能资源区分别进行讨论。以装机容量 10 万千瓦的风电场(以下简称为风电场)作为测算标准,选取 2018 年四类风区内海南和云南的利用小时数(1524h 和 2654h)的近似值为风电利用情况上下限,选取 2017 年山西和广东地区的含环保燃煤上网电价(0.33202 元/KWh 和 0.45296 元/KWh)的近似值作为上网电价上下限,测算风电场运营的 IRR。测算结果表明风电场若以燃煤价格上网, 其 IRR 在-3.63%-9.76%之间波动,则 76%的情况下风电可以实现平价。
若选取四类风区 2019 年和 2020 年上网指导价格上限作为测算对象,其他条件与上述相同,从测算结果来看,在考虑竞价上网电价小于指导价格时,大部分区域也可以基本实现平价上网。
04 长期政策预期提升利好全产业链龙头
风电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零部件和整机)以及下游风电运营商三大部分。关键零部件主要包括发电机、轮毂、轴承、齿轮箱、控制系统、叶片、塔架这几部分。其中,叶片、齿轮箱是风电机组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
中材科技:市占率连续九年第一,多年科技研发,在大叶片处于主导地位。
时代新材:专注70米的大叶片研发,海陆双领域格局。
天顺风能:国内风塔生产商龙头,生产1.5MW功率以上的风塔,和全球整机巨头长期合作,规模和质量均处于行业前列。
泰胜风能:最早布局塔架的企业,产品覆盖发电设备、化工设备安装制造、钢结构,塔架品牌效应、综合实力强。
大金重工:主营电力重型钢结构的生产、销售,产品用于风电塔架建设。
天能重工:积极开拓产业链,储能、发电延伸,建设多个基地提高产能。
大连重工、宁波东力、杭齿前进
日月股份:全球装机量达到60.4GW,锻件需求量超120万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新强联:自主研发,成为主轴核心厂商,创始人大力发展开拓主业。
吉鑫科技:锻件龙头,进行风电场开发和零部件的生产,火炬计划企业。
金雷股份:生产技术实力强,种类齐全、装备水平高、质量可靠,风电主轴生产龙头。
通裕重工:业绩稳健,专注于高端铸件。
禾望电气:风电变流器,建设检测中心、高自动化基地。
金风科技:风电行业龙头,中国最大风电整机厂商,从事风电场开发建设、风电服务和风机制造三大业务。
东方电气:整机第二梯队龙头
明阳智能:高端设备制造,产品用于风电机组、风电场的开发建设。
运达股份:主营风电机组业务,发电规模较小。
三峡能源:风能+电力龙头。
节能风电:国家优质项目,运营商龙头。
2021年中报显示,风能行业整体营收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60%,利润增速高于营收,主要在于降本速度超预期。风电扇叶有使用年限,后期的更换、维修,将导致实际增速高于新增的装机容量。
随着风电行业从“补贴驱动”到“市场主导”,迎来平价时代,风电行业成长性或进一步强化。
我国风电行业2020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7167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风电发电量4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5%,差不多相当于4个三峡电站2020年的发电量……一台台“风车”整齐耸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电力保障、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