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可能这笔你会挣更多的钱
例如,劝说一个初入汇市的大学生,暂时放弃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论,对方会说,这是价值投资之父啊,这是世界首富啊!向一个中国老汇友推荐价值投资,对方会鄙夷的说,在中国管个P用!这就是生活背景,对交易认知的影响。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更新,对生活的认知,会改变对交易的认知,进而改变狭义交易系统。例如当年的大学生汇友,成为老股民以后,可能也会觉得价值投资管个P用。
因此,很多关于交易的瓶颈,实际上是交易者的广义交易系统和狭义交易系统之间需要整合。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同一套交易系统,在不同的交易者手中,表现大相径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易者的广义交易背景不同。无论交易者怎样在狭义层面优化交易系统,受制于自己的广义交易背景,都难以有所突破。
而且,相对于狭义交易系统层面的知识和实践整合,广义交易系统和狭义交易系统之间的整合,需要更多不同层面的实践,以及更长的时间。
处于广义层面的瓶颈,不能期望在短期内有所突破,毕竟人生层面的积累和作为生活一个局部的交易实践积累,不在一个档次上。我们在前文中曾提到过“将交易系统优化至自己当前阶段的最优”,做现阶段最好的自己。
那些在交易领域这样的微观世界中的真理,和宏观生活中的真理是和谐一致的。这种信仰让我能够把交易生涯坚持下来,虽然早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
刻意的在交易中,发现同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发掘交易的影子,会加快广义层面和狭义层面的整合。这种看起来“然并”的东西,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在交易领域的成败和业绩。
结论:交易的瓶径,更像是交易学习成长之路上的里程碑,提示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横盘区”,需要“消化行情”,期待继续“上涨”。
美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Taylor Swift的《Gu piao mai mai》,优美的旋律,在学习交易的生涯中,一直激励着我——瓶颈不是你想破,想破就能破~需要知识需要实践还需要整合~狠下心来踏实学,不心怀意外~用心浇灌的交易,赚钱才明白~duang duang duang ~~~
投资者5交易瓶颈在哪?因人而异,也没有啥统一答案。不过可以用个方法实验一下自己的瓶颈在哪。
把当下你认为影响交易的因素都列出来,比如:性格,时间,资金量,交易方式、方法,心理承受力等等。反正是你能想到的,认为对交易有影响的内容,都列出来。之后,开始按之前的方式做盘。每笔交易,无论盈亏,把这一笔的影响因素,在上面的列表上打个勾。每做一笔,打一圈勾,表格统计的时候,把盈利和亏损的交易分开统计。做一段时间,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总结一次,看看表单上哪个栏目的勾最多(也许好几个因素的对勾一样多),哪个(几个)就是当下的瓶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较为全面的统计影响因素,不会把每次亏损都归结在心态或者其他某个方面。所以,这个工作,最好一直做下去。做到不再能交易的那天为止。怎么突破瓶颈,这就更没法说了,克服呗,不管用什么方法。也许能克服,也许一辈子也克服不了……
木桶说:我由12块木板围成圈,哪块板短了,都装不满水。所有12块都一样长了,也只是装满这一桶而已,板还可以继续变长的啊。所以,无论交易经历有多长,总会遇到瓶颈。就像有些大牛之前很成功,突然收益下滑了,并不是状态问题,是又遇到瓶颈了,突破之后,收益会上一个数量级,心理也会上一个层次,木桶已经变成木缸了。
投资者6做好交易记录,并从自己的交易记录中学习,不断回顾、反思自己。随着时间慢慢增长的除了年龄还有经验,交易需要时间的积累,如果发现自己怎么交易都会亏损,那就说明方法错了,但其实交易最重要的还是交易心理,交易方法很重要,但仅仅属于其次,如果未突破交易心理,即使交易方法再好也无法盈利。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并完善自己,慢慢地就会有所进步,希望你在交易之路上有所收获。
我从1995年开始接触交易,距离上一次的回答已经过去了半年多,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的交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能够更加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交易的最大瓶颈并不是交易方法,也就是说不管你的方法有多好,多么完美,多么有效,都无法使你持续地获利,无法使你摇身一变成为专业交易者,成功的交易或者说要在市场中年复一年持续地获利基于三个要素,交易方法、交易心理、资金管理,其中交易方法和资金管理可以在很多书中找到,但交易心理却需要自己在交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没有人可以帮你完成这个阶段,没有哪本书籍能够使你在看完之后能够学会交易心理,不管你看过多少本书,交易的答案并不在于书中,而在于自己的交易中。
面对下一笔交易你会不会感到恐惧或者贪婪?当下持有的头寸发生亏损你的内心状态如何?发生获利呢?大获利呢?你会不会经常变换交易方法而自己却全然不知?你会不会因为一两笔交易的获利而感到自己已经学会交易可以成为职业交易者?你会不会因为一两笔亏损的交易而对未来感到绝望?你相信自己的交易方法吗?你会跟别人说你预言市场明日会先跌后涨吗?你会不会一直时时着价格的跳动?你每天的心情会不会与市场的涨跌一样?你会不会今天交易这个品种明天交易那个品种呢?你每个月交易次数频繁吗?你的目标是先学会交易还是先赚钱?
大部分人一到市场的第一目标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学习,做交易就像买彩票,买完之后就盯着屏幕看看是否中奖,但交易远远没有如此简单。想要突破亏损阶段,就必须做好交易记录,最好的学习资料就是自己的交易记录,从自己的交易过程中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逐步改进,你会在某一天顿悟,你会恍然大悟的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忽略了自以为存在的东西,这就是交易心理,而在顿悟之后,你可能用简单的交易方法就能够持续地获利,此时的你就能够打破瓶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投资者7个人来看有两大瓶颈:1、交易本身。交易之初实际上是一种磨练,这种状态下的真正瓶颈首先是与现实分离才会出现的,不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各种干扰,同时交易也不会过大的干扰生活,那这是什么瓶颈呢?就是不断碰到让你意想不到的事直到你完全适应为止,将自己的人性弱点压缩到至极,直到你知道自己的极限无法再承受更大挑战为止,而继续下去又还有什么呢?此时是线、现实问题。这第二的瓶颈来自第一的心态和对交易认识的结果,老鸟已经不追求暴利,而是稳妥、低风险,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自有资金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否则稳妥、稳定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很多人都说:你能稳定盈利为什么不自己做,复利算算几年下来能有多少?
这些嘴上说得很轻松,实际执行起来并不容易。这第二个瓶颈就是资金量的问题,在用自有资金自己操作还是进入更大资金量的机构或者拉客集资上进行的选择。经过两层淘汰,能见到的优秀交易者就很少了。一个合格的交易者不一定优秀,他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达到优秀。那些几千几万短时间内就翻好几倍的人不具备可复制性,所以不在上述之列。
投资者8保住本金,风险控制,只要你能严格控制风险(严格控制单笔交易最大亏损不超过1%),无论市场怎么变化,你都不会死,现实中每个人都是资金管理者,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在稳定亏损着(购买消费品),很多人都不知道,利润其实是风险管理的报酬,而不是预测行情的报酬,所以大部分人都重视预测行情却不重视风险控制和管理,瓶颈就是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你为什么要追求一致性的交易规则,是因为你要控制风险,如果不是为了控制风险,我们就不用什么规则了,直接随便买,随便卖就可以了。
投资者9交易的瓶颈在于做到一致性。如果你的每一笔交易都能严格按照自己定下的规则来,那么你就可以突破这个瓶颈。但是知易行难啊。太多次我们都想要根据自己对于市场的主观判断,而违反了规则。可能这一笔你会挣更多的钱,但是长期来看得不偿失,因为你丢失掉了交易中唯一存在的确定性–你的交易规则。做到一致性真的很难,心态、技术缺一不可,但是这个瓶颈是一定要跨过去的。
投资者10就我自身的经验而言,不同时期有不同瓶颈。有的人炒5年外汇,亏5年,炒10年亏10年,这类人无瓶颈可言。产生瓶颈的前提条件是:你不断在学习,不断在进步,处在“上升通道中”。所以对于交易这件事本身而言,需要勤奋,需要努力,才会遇到瓶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完全是杞人忧天。我每天除了看盘交易的时间以外,复盘3—4个小时,阅读各种交易相关书籍1个小时左右,有时候晚上做梦都tm在做交易…
所以你这个宽泛的问题没有具体的答案,因人而异。对于业余选手而言,交易不关乎瓶颈,那是一种兴趣和爱好,那是生活很小的一个方面;而对于职业交易员而言,勤奋才是职业交易员成功的唯一通道。如果你去问科比为什么能在职业篮球生涯取得那么多辉煌的战绩,他一定会告诉你的是因为勤奋和努力。
投资者11交易的瓶颈在于只专注交易,没有把交易能力转换成商业成绩。不用把交易上升到理念哲学的高度,它只是个生意也只能是个生意。李弗牟尔的最终失败也是源于于此。这是中国不成熟的交易者的通病,太专注交易,不知道你交易的是什么,为了什么交易,交易成功不代表你商业成功。中国的交易者应该花点精力在商业成功模式的探索上,你交易能力再牛,一辈子只不过是个点鼠标的,你要变成金融家,变成一个金融商人。
投资者12我从根本原因上说一下造成这些瓶颈的原因,就两个。大部分人都卡在了”知行合一“上。也有人度过了”知行合一“,但是却戒不了”贪欲“。但两个瓶颈我不认为度过一次就万事大吉了。生活中的其他事或者自己的情绪波动可能某天又会引起这两个瓶颈的卷土重来。所以必须时刻修身养性,我第一次克服这两个瓶颈是两年前,但是我不保证是否之后一定可以坚持一生。当然这个都只针对个人交易员来说。即使克服不了这些瓶颈。更好的结果是可以去大平台当一个齿轮,不承担交易的风险又可以拿工资,还可以不离开自己喜欢的交易行业。
这两天微信上一哥们一直跟我絮叨自己做的不好,还想成为专业操盘手,我只能说你先解决基本生存问题,能坚持长期盈利再考虑吧。
一味的跟陌生人倾诉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人产生反感,还是多花精心、时间去学习,发现自己问题所在,并且去解决它。我给你的答案或者本文给的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体会!
- 上一篇:部分热门赛道品种持续走强效应吸引了市场资金
- 下一篇:上方我们短期线线支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