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公司完成了对众心保险经纪%股权的收购及增资工
在中国股市,有接近50家证券公司,一般人第一直觉是中信证券600030或中金公司601995这种央企是龙头,然而并不是...
按照当前的证券公司总市值来排名的线亿,紧随其后的中信证券3300亿,中金公司2700亿。
没有用过东方财富产品的人,可能不太容易理解,20年前,钱龙和大智慧占领股票软件市场的时候,几乎每个投资者都必须二选一,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产品,而后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分析家、通达信、同花顺等免费产品开始逐步占领市场,此时的东方财富也仅仅是一个网页“股吧”而已,但是其“股吧”网页产品独特的性质,第一手的消息源,快速聚集了几乎中国一大半的股民,而且用户粘度极高,随后推出了证券软件、基金代销等业务,上市后收购了同信证券,直到今天坐上中国证券行业第一把交椅。
其实,股票软件的使用习惯是很难改的,但东方财富的软件产品,在易用性和实用性方面都做的极为出色,让新用户也能快速上手并得到超预期的信息和内容。曾经的一家小作坊,是如何超越央企、击败地头蛇的,让我们听听东方财富的故事:
这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沈军。1970年生于上海,属于学霸类型,23岁(199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从沈军上大学就开始炒股的事迹推断,他的家庭条件应该很不错。1990年上海证监会刚成立,大学生沈军就是我国最早的那批股民。沈军性格较外向,在大学里就混得风生水起,曾创办了上海交大社会实践中心。毕业后,沈军在上海干期货研究,并逐渐在《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发表,由于进入股市和期货行业早,眼光犀利,短短几年,其实(沈军)就成为了各大财经专栏红人。爱折腾的沈军从那时开始了各种创业尝试,1996年参与创办投资顾问公司;1997年与人合伙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证券培训学校;同年,还与四川日报合办了证券报,发行量达百万份。人生前半程,沈军起点还是相当高的,名校毕业,青春岁月一路开挂狂飙,工作和创业都做得有声有色,而立之年就成为了上海金融媒体界大V。
寒冬到来是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泡沫破灭,全球股市萧条,中国长达五年(2001-2005)的熊市,不知道耗尽了多少人的青春。而沈军也不知道为什么改了个很别扭的名字:其实(也就是今天东方财富的实际控制人)
其实(原名沈军)。好像有魔力一样,再一次抓住了中国股市历史性的底部。2005年熊市的终点达到的这一刻,他创立东方财富,注册资金300万元。沈军依托多年在金融媒体行业的积累,凭借专业的股票资讯,人气爆棚的股吧(不管大道消息,小道消息,你在股吧都能找到,这在中国证券历史上可是头一次出现,很多庄家甚至匿名到股吧发帖,诱导投资者)东方财富也因此一炮打响。
沈军在资本市场浸多年,对股民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设有财经、股票、基金、理财等多个专业频道,极大的增加了客户粘性。截至2007年底,网站日均访问用户超过2000万,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2.5亿,就成为了中国访问量最大、用户粘性最高的财经门户网站。
东方财富创立的前几年,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金融软件服务两大板块。生长在周期性的金融行业中,公司在牛市中业绩弹性巨大的基因是命中注定的:2007年,借助那波奥运前大牛市的东风,东财营收暴增,达6735万,净利3487万。要知道2006年,公司的总营收还只有400多万, 在那年牛市,东方财富的净利润增长令人目瞪口呆,达到3000%!爆棚的业绩,让东方财富获得了资金的加持:2007年深圳秉合来投资,沈军和他的创始人团队开出的价码是,633.33元每股,折合市盈率57倍。
2007年起获得股权投资加码后,东方财富在互联网公司的黄金时代中,继续高速成长:2009年净利润7180万,两年利润再翻倍。2010年登陆创业板(成立仅仅5年),2015年4月成为创业板首家市值突破千亿的上市公司。
上市的最大好处并不是沈军的财富自由,而是把最大的竞争对手“大智慧”彻底的干翻车了。
2009年,大智慧的利润超过东方财富和同花顺的总和。东财与大智慧的最大不同是:大智慧依靠一款信息加工精细的炒股软件,让诺基亚时代的股民深深爱上了这款软件。而这正是东方财富的短板,只有网站没有软件。
与其说东方财富上市之后,开发炒股软件干掉大智慧,不如说大智慧是自身膨胀而倒下的。大智慧曾经收购白银现货交易公司,与散户对赌,恰好国家政策此时开始收紧,大量股民聚集到大智慧办公楼门口维权,重创公司形象。到了2014年大智慧放出消息准备出资85亿元收购湘财证券,然而彼时,大智慧的营业收入只有9.2亿。“蛇吞象”被证监会调查,爆财务造假,到2020年,大智慧业绩仍然在亏损,业务也在不断的萎缩。
证券行业具有强周期性特点,牛市干什么都赚钱,熊市干啥都赔钱。
东方财富也必须面对熊市的煎熬。2010年中国推出股指期货,市场暴跌,2011年,国家开始银根缩减,股市更是跌跌不休。因为大熊市的亏钱效应,很多亏损股民默默离开,股市的人越来越少。2012年和2013年,东财净利分别下滑68%和87%,股价也伴随惨不忍睹的业绩大跌。在市场寒冬中,业绩和股价双杀,让公司陷入了最难熬的漫漫长夜。
2013年,东方财富利润仅仅500万,离亏损仅有一步之遥。然而,在寒冬中,沈军带领下的东方财富,依然保持着对行业的长远眼光布局。在2012年,银行作为代销基金绝对主力的年代,东财毅然杀入基金代销行业。
谁也说不清,到底沈军用长远眼光看到了未来,还是幸运之神一直在眷顾他。2012年,互联网金融开始受到国家的扶持,沈军的人生巅峰越走越高。随着我国逐渐对互联网金融松绑,2012年2月,东财成为首批获得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的公司。在东财押上重注的倾力培养下,天天基金网背靠海量客户资源,以服务好、品种全、优惠力度大等优势备受客户青睐,迅速成为东财最主要的核心业务之一。
2014年,基金代销共获得营收3.7亿元,天天基金占公司总营收的60.79%,力压金融数据服务和广告两大业务,成为东财支柱业务板块。而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天天基金更以24.42亿元的营收和83.47%的总营收占比,成为东方财富的绝对支柱收入板块。
不过,还有一家对手,一直缠着沈军,也可以说沈军一直在缠着对方,让对方头疼。
早期,同花顺曾是手机炒股app的龙头霸主,手机端的流量优势东方财富无法撼动;但东方财富在财经门户网站端的流量优势也是同花顺无法竞争的。两者算是打个平手。
中期,双方玩起了专业化领域的竞争,他们的共同对手是万得资讯Wind。同花顺的产品是Ifind 、东方财富是Choice。
也许是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一家公司在上海(东方财富),一家公司在杭州(同花顺),在上海玩金融的总比在杭州玩金融更有优势,所以东方财富这一局还是取得了优势。毕竟这个产品是卖给机构的,机构对价格并不敏感,而同花顺却错误的采取了价格战,最后让对手占了便宜。
后期,大家比的是综合实力,从市值来看,东方财富市值3500亿,同花顺市值仅700亿。同花顺只顾着打电话给散户卖软件的时候,东方财富早已完成了全链条金融产业的布局,做为对手,同花顺的前景堪忧!
同花顺的死穴,并非产品,而是人。东方财富上市后,沈军持股比例不断稀释;反观同花顺,直到现在,易峥与创始人团队仍然持股达60%。在同花顺拒绝给别人股权的时候,自然会失去一些精英为之鞍前马后,也会失去一些快速发展,流量变现的机会。
同花顺在用金融公司的集权思维做事情,而东方财富用互联网思维做事情,两者的差距不是产品好坏的问题,而是人心聚散的问题。目前东方财富的全金融科技产业链的优势已经无人能替代,包括央企金融公司。
公司作为一家拥有券商全牌照的互联网公司,其独特之处在于,相比于传统券商,公司具有互联网的天然属性,可以通过极低的成本覆盖广阔的客户群体,为无限获取增量客户提供了可能;同时核心客户是从股吧、的流量用户转化而来,这是传统券商难以企及的客户基础。
另一方面,相比于互联网公司以及信息服务提供商,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券商牌照,可以将财经门户网站沉淀的客户,通过证券基金牌照实现客户价值的转化,而不是只局限于作为渠道商收取佣金;同时,股吧、天天基金网的用户多数具有一定投资经验,而互联网巨头通常面对的是小白用户,当这部分用户积累经验以后,仍有可能转化成天天基金的用户。
随着公司不断壮大,业务方向也开始逐步外延。2018年10月,全资子公司东财基金获批成立,并已经推出多支产品,根据Wind显示,东财基金2020年6月末公募基金规模为17.35亿元,较2019年末增幅达413%,随着市场扩容,ETF规模有望大幅提升,或能带动东财基金成为东方财富营收的第三大支柱。2019年5月,公司完成了对众心保险经纪100%股权的收购及增资工作,增资后众心保险经纪(9月更名为东财保险经纪)注册资本5,000.00万元,保险经纪业务牌照到手。
综上所述,东方财富已经拿到了券商、基金、保险的全牌,互联网金融独角兽地位已经确立。公司金融服务的业务版图逐渐清晰完整,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雏形已经显现,价值清晰。
东方财富的核心竞争力大致可以概况为四方面,分别是:
1.有流量:,中国最大的垂直类互联网财经网站;天天基金网,中国最大的第 三方基金销售平台;
2.有牌照:拥有金融牌照包括基金代销、证券(内地+香港)、期货、公募 基金、保险经纪、买方投顾;
3.有基因:实控人金融专业出身,了解中国股民;管理层、核心员工持有公司股票,更加重 视股东权益;
- 上一篇:开户需多少资金,一个值多少人民币
- 下一篇:有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