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板块就大涨%
9月14日,以钢铁、煤炭为代表的周期股终于下跌了,那么,从周期股出逃的资金会去哪里呢?从盘面上看,CRO板块指数大涨2.81%,位列涨幅榜前列,肯定是承接了不少资金的。那么,今天深圳中广资本就来分析一下
基本面:海外订单内迁,CRO企业迎来高增长
由于海外疫情的反复,加速了产能向中国的转移,国内CRO企业全球产业链地位进一步提升。海外业务和国内创新需求快速崛起共同推高行业景气度。2020Q2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而海外部分国家地区仍然处于疫情高峰期,行业整体受到疫情促进,部分CRO/CDMO订单转移到中国,这类订单目前没有回流的迹象。龙头公司持续享受行业红利,主营业务和投资收益双提升。
2021年8月底,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CRO行业韧性极强,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2021H1CRO全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为46%,2019H1-2021H1CAGR为35%,同期扣非净利润增速74%。行业表观扣非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说明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了毛利率提升的良性增长。总体来看,2015-2020年在中国上市的CXO行业的公司的营收CAGR达到了20%-30%,药明生物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增速达到59%。
另外,CXO行业中长期将维持高景气度。因创新药前期研发投入高,单一企业打通全产业链生产环节难度极高。而CRO相关企业专注于产业链中少数环节,兼具专业性人才和研发生产技术,成为新药研发分工合作和全球化的代表产业。国内CXO企业具备规模优势和“工程师红利”,既可参与全球新药研发外包的竞争,也受益于国内创新药研发的快速崛起,所处赛道宽广,且多数企业具备差异化的技术平台,客户认可度高,构筑强大的竞争壁垒,中长期将维持高景气度。
政策面:医药集采常态化,给CRO企业带来业务增量
随着国内不断推动医药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国内不少药企业绩大受影响,但是深圳中广资本觉得这大环境简直就是给CRO量身定做的!
首先CRO不会直接受到集采带来的负面影响。CRO本身只是提供服务,而集采针对的是药品跟器械。其次国内会有越来越多药企选择CRO。恒瑞医药在中报里称,受国家和地方带量采购的影响,公司传统仿制药销售下滑。
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环比下滑57%,这里可以管中窥豹式地反映出药企受到集采的影响巨大。为此,药企纷纷谋求应对之策,其中加强新药研发跟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成为大多数药企押注的重点。这两个应对之策其实都是在规避集采。
新药研发获得专利后会有20年左右的专利期,期间同类的药物不得上市,集采触发的条件必须满足1(原研药)+2(仿制药)以及其他一些条件;因此新药短期内不会受到集采影响。国际化就更好理解了,集采目前只在国内常态化制度化执行。
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很多中小药企不管资金实力还是技术储备都负担不起自研新药,这将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药企选择CRO企业。这将直接带来巨幅增量!市场面:CRO板块与创业板指数共振,有望持续走强。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进入8月份后,沪指在周期股的带领下,逐渐占据A股舞台的中央;创业板指数则在医疗、医药行业的拖累下走弱。整个8月份,创业板指数跌幅6.57%,医疗行业指数跌幅6.79%,医药制造板块指数跌幅2.49%,而CRO板块指数跌幅仅0.68%,这么看来,CRO板块明显比创业板指数,和医疗、医药板块抗跌。进入9月份,创业板指数刚一企稳反弹,CRO板块就大涨7.20%,涨幅明显强于创业板指数同期0.70%的涨幅。按照强者恒强的逻辑,深圳中广资本认为,如果创业板指数这里见底反弹,CRO板块有望领涨各大创业板权重板块。这里,深圳中广资本要解释一点的是。CRO板块的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多只权重股,都来自于创业板,所以CRO板块的涨跌,与创业板指数高度相关。
- 上一篇:怎么查分红,上证红利怎么查分红
- 下一篇:最低点附近出现分时线低点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