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绿色贷款不良率较低

时间:2021-08-30 04:56

  人民银行近期已经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新版方案为业务创新、场景创新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力图发挥业绩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同时提出,加大金融科技对绿色贷款业务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绿色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的作用。

  报告中提到,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得分持续较低,需要提高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显然接下来,绿色金融的“指挥棒”效应将越来越明显,而很多银行还没有做好准备。反而是以技术见长的金融科技平台,纷纷制定了自己的低碳转型路线图,并受到了政策的鼓励。

  根据报告,2020年绿色贷款持续增长。

  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0年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达11.95万亿元,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中占6.9%,比年初增长20.3%,全年贷款增加2.02万亿元。其中,单位绿色贷款余额达11.91万亿元。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最高,分承贷主体看,单位绿色贷款占比为99.6%;个人绿色贷款占比虽然较低,但比年初大幅提高56.1%,显示出良好增长潜力。分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贷款增速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较低,分机构看,中型和小型银行绿色贷款增长较快。 绿色贷款资产质量总体较高,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绿色贷款不良率较低。

  自2018年业绩评价工作开展以来,24家银行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结果总体呈上升趋势,结果集中度不断提高。这表明业绩评价有力提升了银行机构对绿色贷款业务的重视程度,为推动绿色贷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但是,在大型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绿色金融业务特色银行(如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评价结果优势突出的同时,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得分持续较低的情况仍在延续,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进一步提高对绿色贷款等绿色金融业务的重视程度。

  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中的地位越发凸显。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绿色金融发展。

  截至目前,各试验区已开发上线个与绿色金融有关的系统,有效解决了绿色项目识别问题,降低了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扩大了绿色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湖南金证小编了解到,人民银行研究局联合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研发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于2019年8月在湖州正式上线,实现了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信息直连,集成了绿色贷款统计分析、绿色信贷流程监管、绿色金融政策评估等多项功能。长三角三省一市已决定率先推广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