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将是军队换装的收获期
大盘先看3480支撑位跌破与否,预计日内还有一个回踩,大盘向上的压力位还是要现看60日线附近,现在是大盘比较好的时候,就是大盘还没有怎么上涨,但是股票已经开始疯狂上涨的阶段,这样的时间不会太长久,所以呢要珍惜这个时候。。
当然,这里有个大前提就是你是参与炒作的是新能源赛道或者说主线行情,如果是炒题材股的,那贼难受。。
高位股盛通股份,卓翼科技这样的天地板可见题材不是那么好炒的,前面的华菱线缆到头以后也是一字下来的,还有杭州热电。。 所以我们这里的人,其实是幸福的,最近大盘砸坑,我们在新能源产业链里面虽然也被砸,但是最终结果都是好的,璞泰来突破了新高,融捷股份也给了相对的高点的机会,之前操作的天赐材料更是涨了40% 从100块钱涨到了140.。这说明:股市里面方向正确的重要性。
解析一下,陆军装备部发布《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
这一事件一时被人解读为军工“集采”,市场分歧加剧
背景:更多武器 vs 不够多的钱。
需求端,备战打仗对装备的需求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空军、火箭军装备价值量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30%。【中兵红箭逆势封板的原因】。供给端,疫情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速大幅放缓,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约为4%,军费虽然保持正增长,但增速中枢也由原来的8%变为6.7%。
“十四五”将是军队换装的收获期,也是行业盈利改善机遇期。因为武器装备的规模效应远远大于民品。理论上,规模效应可将战斗机的初始成本降低约72%根据《航空武器装备经济性与F-35是美国规模效应的典范,单机成本已下降68%。
F-35项目作为美国国防部历史上最大的采购计划,其规模效应具有代表性。目前F-35A已经持续生产了14年,从2011年开始,F-35A基本定型,进入稳定量产期。自F-35A开始生产以来,单机成本随产量提升持续下降,最新的成本已降至7790万美元,相比最初成本降低68%,接近前述理论值的72%,相比2011年定型阶段成本降低35%。
军工“集采”利空有限,对个别军工甚至是利好看待,但是有一些受到影响比较大的要注意回避了。
因为军工产业有着强大的规模效应,产品放量后有着足够的降价空间。这对军工和企业来说是双赢。这类“集采”倡议甚至是武器加速列装的重要信号。
上游材料和元器件由于更标准化,更容易被议价。
中游制造环节有着强大的规模效应,盈利能力变化取决于竞争壁垒和供给格局。
如航空锻造难度极高,玩家有限,且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或持续提升。典型标的如三角防务。
此前军品盈利能力远高于民品的军用电子被动元器件,可能受到冲击。相关标的如火炬电子、鸿远电子、振华科技等前期大牛股。
而航发急需的高温合金,目前仍处于技术突破期,钢研高纳等标的仍具有稀缺性,集采冲击有限。
主机厂环节则受益“成本+激励”的定价模式、最强规模效应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持续看好。典型标的如航发动力、中航沈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