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上游材料生产主要通过化学聚合
立足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技术积累,布局锂电材料。 公司深耕包括医药、农药中间体在内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业务。掌握包括定向导入氟原子、手性酶催化反应等多项核心技术。 借助优质的产品及研发能力, 公司成为了德国默克、巴斯夫、拜耳、住友、先正达等企业的长期供应商, 在氟化工的聚合生产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在氟化工产业链中,含氟精细化学品属于附加值最高类别,对于技术、管理要求更高。 公司立足于在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对于氟化工聚合生产的底蕴和积累,布局锂电材料(氟化合物为主) ,抢攻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制高点。 新能源车景气度超预期,提纯技术助力公司产能快速落地。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高涨, 中汽协预计我国 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将达到 240万辆。受需求拉动, LiPF6、添加剂 VC 等锂电材料景气度大幅超预期。根据百川盈孚,目前 LiPF6价格已上涨至 38.5万/吨, 同比增长 431.03%,行业库存已同比下降 71.63%, 电解液环节中锂电、添加剂等材料供给短缺。 目前公司已拥有 2000吨 LiPF6、 500吨 LiFSI 产能,正在建设产能包括:电解质 6000吨 LiPF6、 1500吨 LiFSI,以及添加剂 5000吨 VC、 3000吨 FEC,以及远期更大的产业布局。 电解液材料与含氟精细化学品具有一定技术相通性, 在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如精馏技术、工艺设备集成设计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是公司进军锂电材料的核心优势,帮助公司在提纯、装置放大等环节拥有很强的竞争力,缩短产能爬坡周期。 电解液领域产业话语权有望向上游具备竞争力的厂商转移。在电解液材料产业中,上游材料生产主要通过化学聚合,而电解液环节主要使用电解质、溶剂、添加剂三大材料,按照配方进行物理混配。总体而言,化学聚合较物理混配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从中长期看,电解液领域的产业话语权有望向上游有竞争力的厂商转移。而公司同时布局 LiPF6、 LiFSI、 VC、 FEC,在氟化工聚合生产拥有深厚的沉淀,未来在电解液产业链将具备愈发显著的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81/74.97/102.5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1/12.07/18.9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9/16.9/10.7倍。 公司一方面立足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技术积累, LiPF6、 LiFSI、 VC 等锂电材料投产将增厚利润,另一方面或受益于产业话语权由电解液向上游核心材料环节的转移,在锂电池电解液领域竞争力持续得到强化。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上一篇:就以上两个关键来看
- 下一篇:谷歌的Play商店评分很快将根据您的设备和国家进